今年以来,包括科伦药业、华森制药、亿帆医药、广生堂、健康元在内的多家药企均发布了组织架构调整信息。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医药创新环境不断改善,仿制药的利润空间逐步缩小,倒逼企业向医药创新转型。在此背景下,企业创新动力增强,各药企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创新已成为优质药企发展的必经之路。
加大创新药研发
5月29日晚间,科伦药业发布一系列公告,主要事项包括在“科伦药研”(仿制药研发、生产、销售)平台上转让30%的股权给员工持股平台用于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在“科伦博泰”(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平台上转让30%的股权给员工持股平台用于实施员工股权激励等。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对记者表示,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加速股权激励落地,打造组合型激励工具,都是为了更好地留住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核心人才,针对创新药研发周期长的特性,增强人才的价值积淀。
另外,今年以来,包括华森制药、亿帆医药、广生堂、健康元在内的多家药企发布了组织架构调整信息。
华森制药近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创新药板块已有动作,如引入首席科学官、设立创新药事业部、建设创新药实验室、打造创新药人才团队等,已部分完成或正在推进中,后续具体项目将按计划有序推进。
公司于4月27日发布公告,为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公司计划新组建创新药事业部,负责公司创新药板块的统筹管理工作,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IND申报、临床试验到注册申报,包括创新药研发管线布局,知识产权管理、BD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
亿帆医药也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近日公司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结合“整合、创新与国际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成立亿帆化药(小分子)事业部,开始布局先仿后创的小分子“研产销”一体化。该事业部是以亿帆制药为主体,由亿帆研究院、西藏恩海、进口产品销售事业部及国内外的小分子相关业务整合而来。
张立超认为,知名药企纷纷调整组织架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新转型的需要,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优化管理流程。事实上,医药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涵盖科技的创新、制度的创新、人才的创新等各个方面。其中,首席科学官作为药企的灵魂人物,能有效统筹医药研发工作,协调企业创新进程;通过设立独立的事业部,有助于实现业务垂直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建设创新药实验室、打造创新药人才团队,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吸引更多专业化人才的加入,助力药企行稳致远。
政策推动
张立超认为,近年来我国医药创新环境不断改善,一系列鼓励药品创新的监管政策落地实施,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路径加速拓宽,各类政府资金、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医药创新领域。与此同时,仿制药的利润空间已逐步缩小,倒逼企业向医药创新转型。在此背景下,企业创新动力增强,各药企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创新已成为优质药企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信建投表示,过去五年,医院用药的前十大品种中,治疗性品种和创新药地位不断提升,主要推动的政策来自于:一是仿制药集采政策,在此过程中仿制药加速替代原研市场,实现腾笼换鸟;二是医保谈判加快创新药纳入医保报销,推动创新药渗透率快速提升。从集采、医保等政策上来看,当前创新转型趋势不可逆转已经成为共识;传统的仿制药生存模式将持续承压,向高壁垒、高收益的创新药转型是企业发展的趋势。
2018年以来,由于集采、一致性评价、辅助用药等政策影响,部分公司的传统品种销售受到较大影响,行业整体开始向创新转型。从板块研发支出情况来分析,2018年、2019年板块的研发费用增长非常明显。
中信建投表示,2019年,化学制药板块中,大部分龙头企业的研发费用均持续增长,研发费用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收入增速。从化学药板块研发投入前10名企业看,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制药板块的龙头企业,也是创新转型相对较快的公司。2019年,这些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有上升,企业向创新转型的投入需求强烈,预计行业的分化也将持续。
另外,仿制药板块整体受到带量采购等政策压力,向创新转型的趋势也十分明显,转型的模式较为多样。由于完全从头开始研发难度较大,收购、产品合作/引进是较常见的做法。除了化学制剂企业外,以众生药业、华润三九为代表的传统中药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创新药,转型模式与仿制药相似,包括自主研发、与CRO、药企进行合作开发、产品引进等。
洗牌加速
张立超认为,药企创新转型符合国家创新驱动的大环境,医药创新模式也正在由“复制到中国”(C2C)向“创新源自中国”(IFC)转型,创新药正迎来战略性的投资机会。未来创新药日渐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流,药企将以本土资源、国际标准、全球市场为出发点开展高质量的创新药研发工作,更加注重研发团队的引进和培育。预计对医药行业来说将加速其洗牌进程,汰弱留强。建议重点关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整研发服务产业链、高临床应用价值以及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的创新药品种及相关医药企业。
中信建投表示,随着国家对于创新药的扶持和市场对创新药投资的认可度提升,行业中大量创新企业出现,部分创新研发赛道不再稀缺甚至逐渐拥挤。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医保政策等方面的影响逐渐显现,传统仿制(me-too)类、仿制更好的(me-better)的创新药研发将承受一定压力,后续国内创新研发将逐渐向壁垒更高的同类第一(best-in-class)、同类最优(first-in-class)靠近。同时,海外市场的创新药产品价格更高且市场广阔,后续创新产品全球化能力的企业优势将逐渐显现。
华西证券认为,国家对创新药产业从研发、审评、生产到上市大力支持,创新药迎来黄金发展期,服务创新药产业链的CXO行业也同步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来源:医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