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方略。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需求和问题双导向,着力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提高能力、解决难题,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着成绩。
当前卫生与健康面临之形势与挑战
目前,卫生与健康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三方面。一是深化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医改试点省由4个扩大到11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增加到200个。在4个直辖市和266个地级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超过年初预定目标。二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应急能力上了新台阶。制定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专项规划,加强疫苗采购和接种安全管理。连续3年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通过专家团队接诊、预约转诊、日间手术、优质护理、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明显改善了就医秩序和群众就医体验。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制定9种大病救治方案,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三是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针对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的新形势,五部委联合印发意见,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2015年稳中有降。四是中医药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首次发布中医药领域白皮书。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
当前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的机遇与成效
科技创新是应对卫生与健康重大挑战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是我国卫生与健康和科技创新事业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做出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将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我委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贯彻落实两个大会精神,组织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刘延东副总理对会议做出"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核心位置"的重要批示。
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保障提供重要支撑。2010年至2015年,中国医学科技论文占全球医学科技论文的比例从9.9%上升到15%,居世界第5位。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成效显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研制了一批主要产品,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在部分领域开始打破国外新药垄断。"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建立的应急技术体系,在防控寨卡、黄热病和埃博拉等传染病中再次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力量"。3D打印生物材料、脑起搏器、组织工程皮肤、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等逐步实现"中国创造"。屠呦呦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卫生与健康领域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3项,占总数的11.5%,再创新高。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科技创新总体考虑和重点任务
2016年,我委与科技部建立"科卫协同"机制,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行业特点,会同科技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对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营造制度环境等进行了系统布局;会同科技部等6部门研究编制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可以说,一个机制、一个意见、一个规划,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行业科技创新的谋篇布局。
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打基础、利长远的关键一年。按照我委党组"工作落实年"的总体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科技发展和人才保障能力为主线,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实施。我们将加大力度组织实施面向2030健康保障工程、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技术和新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共性技术、核心部件、重大产品、临床解决方案全链条研究,全面提升"十三五"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是加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我们要通过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技术人员医学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加大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手段,解决科研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之间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问题,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技术与产品,让人民群众尽早从成果转化中获益。
三是加快重要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布局和建设。我们将推进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平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及委级重点实验室,构建卫生与健康领域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基地体系,为科技创新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四是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我们将与科技部、国家食药总局、工信部等多部委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机制,协调帮助各类创新主体解决问题,建立完善分类监管制度,加强新技术临床研究、准入和应用管理;注重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五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培养。通过培育和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做好人才服务与保障激励等手段,建立更加灵活的管理使用与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六是加强健康科普教育工作。要面向基层,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针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组织开展健康科普教育,规范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