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了充满并购、抛售、业务调整的2019年,国际制药巨头们陆续晒出的成绩单终于为上一个财年画上句号。然而2020年比想像中来得更凶猛、异常,且残酷无情——由于疫情而导致的工厂停工、供应链断裂、临床试验停摆、新药推广受阻等各种困境,势必深刻影响本财年的经营状况。
而同时,在这场席卷全球的人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作为医疗体系重要一环的制药巨头们也早已做出行动:投身特效药研发、疫苗研制,或出击核酸检测领域。FiercePharma网站最新发布了2019年全球制药企业营收Top 20排名,让我们在回顾排名的同时也关注这些巨头在2020年的潜在风险,以及因新冠疫情额外获益的可能。
2019年全球制药企业营收Top 20
疫苗、特效药会是“空头支票”吗?
股市动荡、原油暴跌,全球经济显露出种种令人不安的迹象,而在全球化之下没有人能够完全规避其影响。而解决疫情困境、撬动国际局势的“钥匙”,此刻正掌握在医药企业的手上。所以“疫苗”“特效药”相关新闻总能够牵动市场情绪,引发相关公司股票的起伏震荡。
最先也是最经常“抛头露面”的吉利德科学,其研发的瑞德西韦日前流出临床数据,显示出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潜力。虽然该药物尚未获FDA批准,其疗效与我们期待的“特效药”之间也存在一定距离,但或许因为吉利德业绩连续几年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故该公司对瑞德西韦给予了极高的期望。据了解,吉利德除了抗HIV药物Biktarvy在2019年销售额达到47.4亿美元、同比增长300%以外,其他支柱产品的销售额几乎都下降了。
而在本月初,吉利德表示已提高瑞德西韦的产量,并正在执行捐赠计划。目前有100万剂瑞德西韦正在被用于基于同情给药的临床试验,并且吉利德表示将在10月之前生产36万个疗程的瑞德西韦,视情况最高计划在年底生产100万个疗程的瑞德西韦。
去年诺华接连推出了多款有潜力、同时也存有争议的新药,包括“天价”基因疗法Zolgensma、市场竞争激烈的多发性硬化疗法Mayzent等,在风波不断中依旧获得了6%的销售额增长。而近日诺华宣布已与美国FDA达成协议,赞助评估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疗效。该药一直被用于治疗疟疾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将由诺华旗下仿制药部门山德士提供。
赛诺菲正在朝着远离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方向逐渐发展,近几个月还获批了十年来首个全资拥有的抗肿瘤药物。今年疫情暴发以来,赛诺菲巴斯德宣布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及发展管理局(BARDA)合作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重组蛋白候选疫苗,随后宣布还将开发新型mRNA疫苗。同时,该公司与再生元再度牵手,联合评估抗炎药Kevzara(sarilumab)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已在全球展开多中心双盲Ⅱ/Ⅲ期试验。
据WHO统计,截至3月底,全球已有50余个疫苗研发项目。4月17日,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宣布将联手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第一期临床试验,力争明年上市,“强强联合”为疫苗研发添砖加瓦。
不过,也有分析师发布报告,呼吁大家不要对疫苗过于期待,甚至有文章悲观地指出“新冠病毒疫苗5年之内不能指望”,这些作者对疫苗可及性提出了社会层面和药物经济学层面的质疑。并且,随着新冠病毒变异不断被证实,尤其是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出现多个确实能影响致病性的突变,都令疫苗的前景变得有些模糊不清。
失去的时间,拿什么来补?
在今年3月以前完成产品上市、并购重组和资产抛售的企业,想必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浮现一丝“逃过一劫”的侥幸。然而这并不是全部,对于一些医药公司来说,虽然理论上说“人们用药的需求并未减少”,但由于业务的倾向性,难免受到疫情的影响。
其中,强生的医疗器械部门收入或许会继续下降。去年,依靠势头大好的免疫学和肿瘤学药物拉动,强生的药品销售额增长了5.8%,达到422亿美元,但医疗器械销售额下降了1.7%。分析师认为,今年强生器械方面的重要部分——关节置换业务,可能会因疫情完全停摆,并对公司收入结构产生不小的影响。
疫情也会导致FDA、EMA等部门对于非新冠肺炎相关药物的审批速度减缓。其中,诺华的多发性硬化症新药Aroferra(ofatumumab)于2月下旬在美进入审评阶段,彼时美国只有零星输入病例,该药的审评原定于6月完成,而如今何时获批则成为未知数。据悉,该药在Ⅲ期临床中击败了赛诺菲的Aubagio,减少了患者复发次数,并降低了疾病致残风险。
疫情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并购和业务拆分的步伐。去年辉瑞宣布斥资110亿美元收购Array BioPharma公司,以获得两种小分子抗癌药物,这两款药物目前共有30多个针对不同类型癌症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该交易原定今年7月30日完成,如今暂定推迟到今年下半年。另外,其子公司普强分拆的进程也被打断。这么看来,去年营收减少3.5%的辉瑞今年在业务调整方面又将失去至少半年的时间。
而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美国国会对于药品定价所施加的压力持续增大,再加上旷日持久的疫情对医疗资源的损耗,分析师推测未来几年定价压力会从仿制药扩展到创新药。比如,罗氏也在竞争压力和定价压力之下,将抗癌新药Rozlytrek的价格压到市场同类产品(拜耳的Viktravi)的一半,辉瑞、默沙东等都在拆分仿制药业务,以减缓药价压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与此同时,愈发严格的反垄断审查令大型药企业务调整进程阻滞,诺华、罗氏、艾伯维等都曾深受影响。
可以说,在疫情、政策和经济的多重压力之下,大型药企在2020年的日子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好过。如今新型肺炎的特效药和疫苗或能成为企业破局的机会,而目前赛道上选手已有不少,全世界都在等待他们抵达“真正的终点”。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