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由中国医药行业25家协(学)会共同主办的2019’“声音·责任”医药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在北京如期举行(以下简称“座谈会”)。来自医药行业的超40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省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其中包括20余位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20位医药界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会。这也是整个医药行业连续第十一年为各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完善监管献计献策,发出更集中响亮的声音。
此次座谈会上,代表委员们畅谈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讴歌建国70年来医药健康产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畅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践体会,同时代表委员们围绕国家版辅药目录、医保带量采购、生产工艺变更、原料药垄断,持续深化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医疗器械监管、扶持推动中医药发展、医药流通体系改革等当前产业变革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提交的涉及医药行业的提案建议得到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各部门回复260余件。其中就包括了多名代表在座谈会上联名提交的三份建议。
就在座谈会的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在会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中,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9年的任务就是要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首先,要改革现行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要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要启动2019年目录调整工作,预计9月份完成。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多,涉及到药品的量也比较大,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据胡静林介绍,目录调整要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和临床需求。具体来说,需要按照保基本的要求,重点考虑癌症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慢性疾病用药和儿童疾病用药。同时,目录调整也不能只进不出,那样也不可持续。所以对于经过专家严格审定、不具备条件的药品也要调出目录。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优化目录结构,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进入医保,以进一步缓解和减轻人民群众的用药难和用药贵问题。
上一轮医保目录调整是在2017年,而事实上,随着国家药价谈判形式的开启,近两年也有多款创新药通过谈判动态调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对于企业来说,进入医保目录毫无疑问意味着产品市场放量的加速。而另一方面,以价换量的方式,以及话语权更加集中和强大的国家医保局,也让企业需要有多方考量。
1.毛宗福:创新药入医保速度不会降
针对医保目录调整,业界最为关注的就是产品的调入和调出。此前,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以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为核心,做好临床需求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救急救命的好药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不断地提升基本医疗保障的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
对于医保目录调入和调出的标准,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认为,对于那些有价值的医疗项目包括药品应该调进医保目录。同时,那些经过临床综合评价,药物经济学评价,或专家共识,认为与同类产品比,性价比并不高,甚至是排在非常后面的产品就应该调出。
在他看来,这样的调整,对于医药产业而言,能引导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药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于参保人来说,就是用有限的钱,实现其健康保障效果最大化;对于医保管理部门而言,是实现医保战略性购买的有效途径。
医保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评价极为关键。毛宗福表示,由于药品问题牵涉多个部门职责,目前,国家卫健委药政司牵头在全国五个省市开展药物临床综合评价试点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未来该综合评价体系推广建立后,从长远来看,医保目录的调入和调出将更加科学化。
除了调入调出的产品,另外一个受业界关注的就是医保目录的更新频率。业界有消息称,未来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周期为两年一次,创新药入医保的频率则为一年一次。对此,毛宗福认为,未来医保目录的调整会更为灵活。例如创新药若有确切证据表明临床性价比上有购买价值,可以随时调入。毛宗福直言,一旦医保目录调整进入常态化,反而会减少医保部门的工作量。相反,几年累积到一起才调整,反而不是好事。
创新药纳入医保,一方面无疑会惠及更多的患者,但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认为,对于医保基金来说,也必将承受不小的压力。在毛宗福看来,未来创新药进入医保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性价比”。经过药物临床综合评价后,能够进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会越来越多,速度不会减慢。
但毛宗福也直言,虽然中国医药市场广阔,目前大众的承受力以及医保基金筹资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医药企业需要对整个市场和政策的走向有一个正确的预判。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含金量低的企业要尽早做好转型准备,积极参与创新研发,我国大部分仿制药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产能规模来降低成本以换取利润空间。
2.胡季强:医保支付标准建议尽快明确
实际上,自从新的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之日起,关于医保支付标准即将公布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作为能够直接影响药品价格的关键因素,医保支付标准的调整其本质实际上是发现药品的真实成本,从而引导价格的合理形成。也正因此,医保支付标准怎么制定,还将直接影响药品市场的竞争格局,例如原研与仿制的市场之争。甚至对于某种类别的产品来说,将会是极大打击。
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
但医保支付标准的设立,则将是配合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使医保工作更为高效落地的关键措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在座谈会上表示,建议国家加快推进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的改革。“对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尽快实行统一支付标准。”胡季强表示,支付标准可以参照国际周边同类药品的定价、国内中标价格和企业的平均生产经营成本。
与此同时,胡季强表示,一定要区别支付标准以及药品市场交易形成的药品价格。医保支付标准,也要在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制定。
3.赵超:中成药不应作为医保控费重点目标
“如今,医疗合理用药与医保付费管理的矛头已重点指向中药。”在座谈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如此表示。
这种感觉实际上也是如今大多数中药企业都已明显感受到的趋势。例如,2017年版的国家医保目录中,26个中药注射剂被限定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或者限于重症治疗。“同时,各地以合理用药的名义来进行限制、停用,或者列入辅助用药目录,但实际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药品是作用机理比较明确的,而且有明确的适应症、获得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的中成药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
赵超认为,当前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快速增长,现有的医疗体制和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应该是主要原因,而“回避对不合理的体制改善,不对不规范用药行为严格监管,反而采用了目录管理为中药品种搭上没有法定规定的辅助用药等标签加以限制使用,显然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更在实质上违背了中医药法确定的中西医并重的原则。”赵超在座谈会中以具体数字来举例,中国制药工业发展报告2018年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制药工业化药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营收1.3万亿,中成药规模以上的营收在5700亿,“可以说中成药的规模不到化药的一半,中成药价格低廉,本不应该作为医保控费的目标。”
4.吴以芳:建议医保目录每年调整一次
2月2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医药企业对医保药品政策的意见建议,扬子江药业、康恩贝集团、贝达药业等14家医药企业的负责人出席。其中,胡静林明确表示的一点即是:要抓紧建立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复星医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
“建议医保目录的调整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尽管动态调整的具体办法还未出台,但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复星医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已经针对此提出建议。“因为有的时候五年以上一次的调整,使很多药物患者无法及时获取,影响了药物的可及性。”
除此之外,吴以芳还表示,在上一次医保目录调整的基础上,目前有的部分省份到现在还未执行,显得很不严肃。“按道理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之后,各省应该迅速跟进到位,平行同步执行。希望国家的政策能够及时传递给老百姓,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
5.孙飘扬:医保政策不发展,下一步创新就有很大问题
在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看来,如果医保政策不发展,其直接影响的将是我们下一步创新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
“包括新药数据的保护。专利申请之后有效期就只有20年,本身我们研发进度就没有美国快,再加上进医保也需要时间,稍微折腾一下时间就差不多了,我们也需要考虑新药研发的积极性的问题。”孙飘扬表示,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解决患者继续的问题,但因为有最大的肿瘤患者基数,如果把最新的技术都纳入进来,我们国家的兜底应该还有很大缺口,“所以发展商业保险也是迫在眉睫。”
(来源:E药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