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中国向有关监管部门申请,向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条件的询价对象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账户的科创板合格投资者以及符合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2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0.1元的A股,以及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A股上市及买卖。
作为近期的资本热点,此前已有多家其他领域公司表示正在准备登陆科创板。而在医药领域,复旦张江是国内首家正式申请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医药公司。科创板的实施,将给医药行业带来哪些新契机?
医药行业高度契合科创板的定位,有望成为科创板的重要力量
《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指出,科创板的定位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医药行业作为技术壁垒较高、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的行业,高度契合这一定位。
从科创板的上市标准看,《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特别提到,“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较之前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一类新药”,《上市规则》将其改成“一项核心产品”,并删去“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的投资”,标准更宽、覆盖范围更广,预计医药企业将是科创板的一股重要力量。
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领域有望迎来科创板的上市热潮
2017年全球最畅销的10个药品中,有8个是生物药。生物药技术壁垒较高、疗效好、市场空间较大,融资也较为活跃,目前港股上市的生物技术企业也基本以生物药企业为主。一方面,单抗类药物研发生产企业表现活跃,如复宏汉霖,其在2018年最后一轮融资中,公司估值达到29.57亿美元;另一方面,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干扰素之父”侯云德院士,三元基因、凯因科技等国内干扰素优质企业有望借机进入资本市场。
据动脉网统计,2018年上半年医疗器械领域的融资事件达到52件,名列医药各子板块前茅,且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空间较大。高端设备(手术机器人、PET-CT等)、新一代高值耗材类企业被看好,如成功研发上市国内首个、全球第三个具备一体化PET/MR设备的上海联影,2017年9月曾完成33.33亿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333亿元;此外,唯一一款获得国家药品监管局认证的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生产商柏慧维康,也于2018年10月完成了1.3亿元C轮融资。
精准医疗领域近年来的并购热情高涨。罗氏诊断于2018年6月收购了FoundationMedicine的全部剩余股票,对应估值53亿美元。国内方面,精准医疗行业经过前几年的洗牌与整顿后,已经有一批企业逐渐成长起来,如燃石医学于2019年2月完成了8.5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华大基因2019年1月对吉因加增资,投前估值已经达到18亿元。依据北陆药业的年报数据,世和基因2018年的净利润预计为2900万元左右,盈利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未来几年,精准医疗将成为科创板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部分医药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在科创板重研发轻盈利的价值导向下,医药企业研发管线和研发能力将得到进一步重视,估值方式也有望逐步从单一的PE估值,向更多元化的估值方式(DCF、PS、PE等结合)过渡。同时,对于子公司有望登陆科创板的企业,相关资产将迎来价值重估。
(作者单位:中信证券)
附:科创板上市审核规则规定的五条标准
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二、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三、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四、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