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是最受关注的民生保障事业,因为全国人民都会对其有切身感受。国家医保局最近发布了《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从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中,可以观察到我国医保制度总体运行平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利,医保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正在持续发展。
    在制度覆盖面方面,《快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13457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727万人,其中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比2021年底减少2538万。这是我国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成后,参保人数在统计上的首次下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2022年国家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的全面上线,医保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最大程度地杜绝了跨统筹地区和跨职工、居民两大制度的重复参保情况。在剔除重复参保后,参保总人数下降的同时,职工医保参保人数创新高,超过3.6亿人,同比增长2.3%,这表明职工医保扩面取得了成效。
    在基金收支方面,2022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保的基金收入增幅分别为8.6%、3.5%,均大于其2.8%、2.2%的基金支出增幅。医保支付群众就医时的核酸检测费用43亿元,仅占当年医保基金总支出的0.176%,这表明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费用没有从医保基金支出。年末基金累计结存再创历史新高,超过4.2万亿元。按照同年基金总支出2.4万亿元计算,累计结存基金可以支付近21个月,较上一年度18个月的可支付月数又有了一定的增长。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基本医保基金运行平稳,为医保制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财务状况稳健,结余持续上升。
    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利。根据《快报》数据可以得出,2022年,在跨省异地就医方面,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的数量分别同比增长了19.5%、95.2%和173.3%。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分别增长了29.1%、159.2%,医保基金支付分别增长了22.0%、167.7%。这组数据充分表明,群众异地就医特别是门诊就医方面的便利度得到明显提升。
    医保基金监管富有成效。2022年,全国医保系统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76.7万家,处理违法违规机构39.8万家,这意味着52%的接受检查的定点医药机构存在基金使用方面的问题,而这一比例在2020年、2021年分别为64%、58%。以上数据表明,尽管医保基金监管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但随着《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的实施和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设,医保领域违规违法普发高发现象正在得到遏制,人民群众“救命钱”的安全系数在持续提高。
    医保的战略购买者角色继续强化。《快报》显示,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共收载西药和中成药2967种,通过目录准入谈判新增111种。2022年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累计为患者减负2100余亿元,减负额同比增长超过四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也在快速推进。更多的统筹地区实现了DRG/DIP的实际付费,且以该付费方式为医保基金住院支出的主要渠道。2022年还全面建立实施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这意味着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将更加灵敏规范,医疗服务的技术价值将得到更好的体现。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集采品种进一步扩充,2018年以来,集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平均降价幅度分别超50%、80%,价格虚高现象得到了遏制,众多患者从中获得实惠。
    综上,《快报》数据表明,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在稳中求进,稳中发展,其覆盖面在稳中优化,医保基金运行势头保持平稳,医保基金监管收到了实质效果,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但医保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包括在推动医保治理现代化、提升保障效能方面均需加大力度,以此进一步释放日益丰厚的改革红利,促使我国医疗保障事业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