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新药因较创新药研发耗资少、耗时短、风险低和回报可观且受到政策支持而越来越受到我国药企重视。
    本文将从受理号数、品种和剂型几个方面,对我国改良型新药的研发进展做一概述。
1.受理号数
    自2016年改良型新药定义发生改变开始,我国改良型新药发展提速。
    改良型新药申报注册的受理号数量由2016年的54个增加到了2021年的663个,增加了609个,10年增长了11倍。
    其中,化学药仍是主流,由2016年的30个增加到2021年的437个,10年增长了14倍。最近几年,生物药改良型新药发展尤为迅速,仅2021年一年就获得217个受理号,占同期改良型新药受理号总数663个的1/3,较2019年的24个增加了196个,两年增长了9倍。
    近年来,随着中药的注册规则不断完善和明确,中药的改良型新药也暂露头角,改良型中药新药申报注册的受理号数由长期停滞增加到了2021年的9个,随着中药注册规则的进一步完善,中药改良型新药的研发还将提速。(详见图一)
2.品种
    目前,改良型新药涉及通用名最多的是帕利哌酮、紫杉醇和多柔比星,获得的CDE受理都在40件以上,分别是52件、43件和42件。20件以上的还有亮丙瑞林、伊立替康、两性霉素、利培酮,分别是30件、27件、24件和22件。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当属紫杉醇,43件申报涉及多达27家企业。其次是多柔比星,42件申报涉及20家企业。涉及企业数10家及以上的还有两性霉素、帕利哌酮和伊立替康,分别涉及12家、11家和10家企业。(详见图二)
3.剂型
    截至今年(2022年)8月,我国在研2.2类改良型化学新药77个,涉及剂型最多的是注射液,多达25个品种,比第2~5位剂型涉及的品种数之和还多。
    其次是缓释/控释片、口服液体制剂,分别涉及6个和5个品种。
    注射用脂质体、眼用制剂、吸入剂和凝胶剂都涉及4个品种,普通片剂、普通胶囊剂和缓释/控释胶囊都涉及3个品种。
    还有很多剂型仅涉及1个品种,如注射用微球、注射用乳剂、植入剂、喷雾剂、口腔贴片、口腔崩解片、口颊粘膜溶液和混悬剂等。(详见图三)
    虽然改良型新药性价比很高,但在内卷隐现并不会被集采例外的情况下,改良型新药的立项、市场准入乃至企业战略也应根据形势的变化相应做出调整。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