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科创板能否造出真“药神”?

发布时间:2019-04-15



2018年7月,《我不是药神》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反映出的高价抗癌药问题,引发社会热议,也引起中央高度关注,李克强总理曾为此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这也令国内生物制药企业被拉到聚光灯下。

 

社会期盼“真药神”,但生活中的多数药企需要多研发,因此在为找钱烦恼。从A股到港股,生物制药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寻求融资。然而,受限行业自身研发投入高、时间久、回报率慢的特点,行业“春天”到来的时间与期盼有些差距。

 

截至4月11日17时,目前62家科创板IPO企业中,8家为生物制药企业。从股东成分来看,不仅有大学院校、创投、企业,还有3家获得了政府科技专项基金支持。科创板带来诸多利好,抗癌“神药”让人期待,但招股书难掩各种行业风险,科创板能否孵化出“真药神”?

 

缺钱  8家药企招股书都说资金困难

 

作为目前进入科创板IPO的唯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制药企业———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微芯生物”)自2016年起就被媒体关注。由于其公司主研发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商品名:爱谱沙/epidaza)获批上市,让公司总裁鲁先平一度成为了“空中飞人”,往返于国内外各大电视台。

 

拥有创新药研发生产能力的药企目前在中国并不多见,据了解,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制剂药和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但98%的产品是仿制药。产业整体研发能力很弱,即便是大型药企也基本没有新药研发的能力。这与新药研发的难度密切相关。在生物医药行业素有“两个10”的说法,指按国际经验研发一款新药通常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和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在此期间还伴随着很高的技术风险,研发失败的几率很大。

 

目前62家正在科创板IPO的企业中8家属于生物制药企业。跟排在首位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相比,生物制药企业拿到“准考证”的总量仅为其个位数。“数量并不多,但也并非完全低于预期。”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进入IPO的企业,都是去年便在地方证监局做过辅导备案的企业,登记越早,符合要求后就能越早进入IPO。“但科创板对营收没做要求,直接就是面对生物制药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

 

从招股书来看,8家生物制药企业合计募资85.24亿元,其中微芯生物正谋求通过IPO再次融资8.04亿元人民币。即便是微芯生物这种开创中国抗癌新药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明星项目,在招股书中依然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单列为风险因素之一,且多次出现资金需求量大的表述。

 

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科创板的一大特色是不要求企业盈利。目前8家生物制药企业全部净利润为正,最低的一家2018年净利润也有1600万元,均未触发针对医药行业上市的“第五套标准”。

 

不过,分析8家公司的招股书可以发现,“钱”途不明依然是这些药企绕不过的坎。其中,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在达成上市后的发展计划过程中,资金问题将是实现计划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依靠公司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难以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资金压力是公司实现发展计划的主要约束。”

 

上市  上市热情遇上资本市场泼冷水

 

迎来科创板“大考”前,生物制药企业在A股、港股的找钱之路可谓跌宕起伏。2017年,广东42家医健上市公司(包含生物制药企业)中,仅有4家公司的营收是负增长,占比不到十分之一;但是,多达13家公司的净利润为负增长,占比达到了四分之一。其中达安基因、国农科技、绿景控股三家公司更是营收、净利润双双负增长。

 

市场表现不佳,但并未削减更多生物制药企业想上市的念头。2018年,有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请给未盈利的生物制药企业上A股创业板机会”的提案。同年,中国证监会为此给予回复,表示证监会已采取多种举措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适当降低创业板发行上市的财务准入门槛,取消净利润持续增长的硬性要求,允许收入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只需有一年盈利记录即可上市。并给出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达3485家,2017年全年共419家企业实现IPO,融资2186亿元。全年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0%,其中生物医药企业32家,融资147亿元。

 

同年,资本市场传来一则消息,被视为生物制药企业的春天来了:港股市场允许未盈利生物技术公司上市,随后带来了“戏剧性”的一幕:原本打算赴美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纷纷终止那边的上市程序,转而投向联交所的怀抱;药明康德退市后一拆三回归、百济神州赴港再度上市;就连Stealth、GRAIL海外公司也被吸引过来。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6家生物制药企业在港交所上市。然而,资本市场对这些明星创新药企们给出的反馈却未如预期,新股破发、股价低迷引发市场担忧和热议。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在2018年12月20日撰文回应“明星公司的IPO为什么也会破发”疑问时称,生物科技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投资领域,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参与。因此,建议投资者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生物科技板块一定要有备而来,不要贸然投机。此外,从各方信息来看,2018年下半年由于受疫苗安全事件的影响,带量采购降价压力更使得整个医药板块深陷泥淖,导致整个生物制药产业比往年更冷。

 

钱路  难获银行青睐,找钱多靠股权融资

 

一方面是融资不易,另一方面是市场高需求:2018年,热门电影《我不是药神》引来了业内高关注度,“天价”抗癌药问题被推上话题浪尖。李克强总理也曾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同时让创新药企又被拉到聚光灯下,有创新药企负责人在微博发言:“再一次被老问题困扰:前(钱)路在何方?”

 

从国际经验来看,研发一款创新药需要耗费10至15年,需要大量的实验试错,也意味着相当高的科研风险。鲁先平曾这样描述创新药的研发:要筛选出一个可靠数据,要经过30万个实验点不断试错,不断收紧,从中选出一两个合适的化合物,且很多时候可能一无所获。超长的研发周期,加上新药上市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实验等环节,意味着新药研发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根据国际经验,研发一款新药需要的资金规模往往在10亿美元左右。

 

曾有新药研发企业创始人向南都记者透露,由于新药研发具有高风险、周期长、前期资金需求大等特点,所以对于债务性融资的资方来说很不友好,一般来说较难从银行获得资金。

 

本次7家科创板申请上市药企披露的财务数据印证了这一说法,6家药企负债率都不高,其中最高的为30 .91%。那么创新药研发的资金主要从哪里来?据介绍有几个主要途径,包括股权融资、政府扶持资金(包括研发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获得的资金)、研发过程中寻找方法自己造血等。

 

记者发现,股权融资对于未上市生物医药企业来说是较普遍的融资手段。目前受理的医药制造业企业,背后的股东背景十分丰富,涵盖了政府国资、上市公司、创投机构、高校、金融机构、外企等几乎所有常见的股东身份。比如有华中农业大学产业化公司,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旗下招银一号,知名风投机构达晨创投,A股上市公司通化东宝等。

 

据了解,由于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在欧美主要由老牌大型药企研发,或由大型药企资助创新团队研发。而中国缺乏具有创新药研发能力和积累的大型药企,行业龙头对行业创新团队的带动力不足,以申请科创板上市的7家药企为例,仅一家股东中包括A股上市药企。

 

利好  政府基金力撑,但风险犹存

 

对于生物制药企业来说,一旦能走出“死亡谷”,会是一片光明。医药企业度过前期研发阶段,产品上市销售,将得到十分可观的利润回报。例如国际知名创新药企吉利德、夏尔、新基、百健、再生元和亚力兄等公司,都是经过10年才成长起来的,营业收入经历了10倍甚至100倍增长。因为医药研发不容易,但由于其可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回报,谁又应担负起重点培育生物制药企业的重责呢?

 

相比其他行业企业,生物制药产业幕后的政府身影明显。从各方信息来看,一线城市支持力度最大、最积极。

 

以广州为例,“十二五”期间,广州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4%,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工业部分的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500亿元,居于工业各行业前列。为此,政府愿意拿出百亿基金来支持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无独有偶,上海2018年市政府原则同意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及其制订的基金方案。该基金通过立足沪港、面向全球,重点投向符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的关键领域。此外,北京和深圳均有相关的生物制药产业基金。

 

在目前科创板IPO的7家生物制药企业中,南都科创记者也发现了一些股东有政府投资性质。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为例,在其十大股东中持股最多的博奥生物和最少的招银一号都属政府国资背景,博奥生物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清华控股牵头设立,而招银一号为深圳市引导基金旗下分支。根据招股书中披露,微芯生物的国有法人资本为4750 .90万元,经计算占公司2018年资产总额比重约为6.37%。此外7家公司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有3家均获得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或奖励,其中微芯生物曾参与的项目还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生物制药企业投入周期太长,老板如果没有很好的资本运作能力就可能维持不下去。”有地方科技部门人士介绍,地方政府基金投资中小企业执行比较晚。近期上市的企业当中,都会有地方政府基金的影子。以后除了科创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都会有这样的情况。长期看,生物制药企业的回报率还是可以的,只是由于过去基金公司拿的都是银行的钱,比较短期,等不到生物制药企业成长,所以导致资金和资源会错过。现在政府引导基金进入,周期会比较长,生物制药行业成长环境会好一些。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有了诸多利好消息加持,但登陆科创板的生物制药企业也一样会遭遇此前同样的市场洗礼。国金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医药健康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敬雷表示,对于规模企业,研发投入虽可以作为定性参考,但是从成熟市场经验看并不适用。在资本市场刚刚接触创新类资产的时候,研发投入规模自然就成为一个参考指标,即研发投入高的企业可能更有价值。对于创业企业来说,科创板提前了资本化时点,提出了对未来重磅产品的预估需求。在创新尚未被证明之前,未来都是不确定性的,失败的风险也很大。为此,真正的“种子选手”可能出现在细分领域创新龙头,或者已具规模的标的;此外是潜在的科技先锋,尤其是在肿瘤免疫、基因、细胞治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

 

8家药企年龄多超15岁  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足

 

目前受理的8家医药制造业企业来自不同地市,且均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反映出我国医药科创型企业大多要在发达城市中成长,以获得当地人才科研资源和政府资金支持。

 

从成立年份来看,8家药企成立均在2010年前,多数已运营15年以上,说明药企开发周期长。

 

财务指标方面,套用大湾区8家企业的划分标准可以很明显看出不同:资产总额和营收上,在最高区间均少见药企,说明申请上市药企市场规模较小;研发占比方面,药企整体研发占比较高,说明IPO阶段许多药企仍处于研发阶段;净利润方面,1亿元以下集中了5家企业,对比大湾区仅2家在1亿元以下,说明申请上市的药企盈利能力不足,市场化产品有限。具体来看,8家企业除2家主要开发销售兽用药外,另外6家均针对人用药,其中涉及抗肿瘤药物的有4家。

 

融资方面,仅1家企业曾在新三板挂牌,加上整体较低的负债率,说明医药企业融资渠道较有限,通过债权融资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而公司外部股东相比大湾区企业来说要丰富得多,涵盖政府、国资、高校、创投、A股公司、外企等,说明股权融资是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此外,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板块中,8家中有7家把技术研发风险排在第一位,对于投资人来说,药企的科研风险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来源:医药网)